查看原文
其他

社会实践 | 《微·光》:“赓续求是文脉,追寻真理之光”实践团微纪录片展示

媒大媒小 2022-06-10



2021年,是两个一百年重要时间节点,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百年风雨兼程,世纪沧桑巨变,立足于历史的里程碑处,回顾红色历程、追忆先辈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紧密结合迎接建党一百周年重要历史契机,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开展了暑期“一乡一品百年情”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八支团队奔赴十余个省市开展活动,赓续求是文脉,追寻真理之光“党史青年行”专项实践行动暑期社会实践团正是其中一支。该实践团流转杭州、金华两地,分赴夏衍、邵飘萍、陈望道三位先辈故居,回溯世纪历程,感悟先哲精神。同时,成员们也将专业的百年发展史与世纪党史结合,感知其间的脉络联系,并制作四部实践微纪录片,包括实践总结片《微·光》与三部人物介绍微党课视频。


夏衍人物介绍微党课视频


邵飘萍人物介绍微党课视频


陈望道人物介绍微党课视频







夏衍、邵飘萍、陈望道三位志士有两大共同点。首先,他们都曾在浙江大学前身院校就读。夏衍曾在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学习,陈望道曾在杭州之江大学攻读英语与数学,邵飘萍则是毕业于浙江省立高等学堂。因此,他们的事迹对当今浙大学子尤其具有借鉴与教育价值。其次,三人对于“真理之光”的追寻与捍卫都很具有典型性。夏衍战时办报、战后创作剧本,始终慎独、求真,以“愿听逆耳之言,不作违心之论”为座右铭;邵飘萍创办了《京报》,秉持着“铁肩辣手”的新闻理念,于乱世中坚守真相的阵地;陈望道埋头写书时,将粽子误蘸墨水入口,却浑然不觉,只道“真理的味道是甜的”……


他们的故事像是一把“钥匙”,能够帮助后人打开封尘的历史,从而回望来路、审视当下、放眼前程。实践团制作《微·光》这部微纪录片,除了为记录数日的实践过程,也是为了将这把“钥匙”复刻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份历史之厚重、情感之沉淀。当然,要将平铺直叙的实践过程制作成一部兼具记录与学习意义的影片并非易事,制作的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步步迈进。


 

成员们观看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模拟影像





1 沟通:方案设计

在行前会议上,有成员提出要制作一部关于此次实践的微纪录片,通过结合本学院的专业特质,循红色足迹,讲好浙大学科历史故事,传播前辈追寻真理的先进事迹,传承浙大文脉,从真实的故事中挖掘激发动力、催人奋进的正能量。这一想法迅速得到了众人的响应与支持。


但问题随之而来:要以何种方式呈现这个视频?若是单纯以时间顺序展示实践团探访的过程,那不免有些乏味,没有推陈出新之处,也难以达到科普和宣传意义。在研究解决方案时,成员颜科兴一语中的:“要让观众了解这段历史与这些人物、真正的感受到什么,就必须做到两点。一是要让他们有代入感,形式要生动新颖;二是视频材料要足够详实,要将史料、采访等多种形式结合。”


经过讨论,实践团敲定了视频制作的大致方案。

拍摄规划上,拟制作一部实践微纪录片和三部人物介绍微党课。考虑到所有要素融合到一部影片中存在难度,团队决定将影片进行“功能化”分割,做出真正的“行走的思政课”。其中,实践微纪录片主要记录团队探访先哲故居的全过程,三部人物介绍微党课以科普宣传功能为主。系列片取名《微·光》,以纪念三位前辈在灰暗时代中对“真理之光”的追寻。

拍摄形式上,实践微纪录片拟采用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视角相结合的方式拍摄。视频以团队成员赵东山的出镜介绍和探访脚步为导引,从校内的场景转向先哲故居,以此增加场景的丰富性,增强观众的代入感。

拍摄对象上,拟拍摄校内人物相关场景、旧居实景、实践团队游览过程、展馆工作人员采访。此外,将在影片剪辑中加入影视作品片段与史实材料,使视频内容更生动、信息更丰沛、传达更高效。


在接受采访前,邵飘萍旧居的盛馆长向队员们讲解邵飘萍的生平经历



2 落地:临场调整

在拍摄落地的过程中,成员们首先通过电话与馆方工作人员取得了联系。经过了多次沟通接洽,并提供详细的拍摄方案后,团队终于获得了在三处场馆进行采访与拍摄的“通行证”。不过即便是预先做了拍摄方案,但都存在一处潜在问题。夏衍故居在杭州,陈望道故居在金华义乌,邵飘萍旧居在金华城区,三地距离甚远,因此团队难有条件对于拍摄场地进行统一提前踩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队员们发现在脚本框架中的计划许多难以实现,因此有相当一部分拍摄都需要进行改动,“临场发挥”


比如在夏衍故居中,由于旧居及附近道路修缮,部分藏品被转移出了展厅,队员们面对的是一圈空荡荡的玻璃柜,这就意味着,必须当场思考用哪些片段来替代藏品的镜头。此外展厅的光线也比较昏暗,因此原定在此拍摄的出镜镜头也只能转移到室外,再由拍摄成员现场规划脚本分镜,而室外由于天气、时间等原因,光比过大,对画面的最终呈现会产生一定影响。这些“临场发挥”由于设计得不够成熟,一般要尝试多种角度才能够保证后期剪辑中成组镜头的连贯性。


 

实践团进行第一人称实践纪录片拍摄



3 后期:协调呈现

在陈望道故居,团队采访到了陈望道的远方堂侄女陈华仙;在邵飘萍旧居,现任馆长盛先生带领成员们进行了参观,并进行讲解介绍、答疑解惑,但囿于时间,并没有对成员的出镜介绍进行拍摄;在夏衍故居,由于种种原因,实践团最终未能采访到工作人员。因此,三处故居的素材侧重是有所不同的,在后期剪辑中,妥善处理好系列片整体风格的协调一致性成为主要问题


此外,带有党建性质的微纪录片与微党课大都偏向于史料的拼合、剪辑与呈现。若要将其形式变得更生动,就需要在解说、脚本、后期资料搜集等方面都要下足功夫,才能实现计划中“故事化”的生动呈现。例如在搜集素材时,成员们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更倾向于寻找影视剧中的一些相关片段,而非纪录片或者图片资料。有时,需要通过观看多部相关影视剧来进行比较筛选,寻找一个合适的几秒镜头要花费不少时间。






百余年前的一束微光,从知识分子的书房里燃起,将时代灰暗的天空撕开一个缺口。千百束光汇集后,风云越明朗、天空愈清晰、大地更敞亮。近代中国,变天了。


百余年后,我们将这束光的样貌记录下来,封存在《微·光》这个小小的玻璃瓶里,让它漂流到更多人的眼里、心里。


“靠近光,追随光,成为光,散发光。”这应该是代代人的使命。



文 | 郑俊磊

图 | 颜科兴、毛露瑶

排版 | 李雅宁

责任编辑 | 秦钰阳 李雅宁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学生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